钢铁市场依旧处于“寒冬”,面对长钢公司降低生铁成本的目标,炼铁厂全力落实“一盘棋”的思想和“大系统”的观念,高效协同、高效衔接、高效发力,对标挖潜降成本增效益取得明显效果。
今年以来,长钢公司生铁成本逐月降低,特别是8月份,生铁成本1411.42元/吨,实现历史最好水平。目前,钢铁市场依旧处于“寒冬”,面对长钢公司降低生铁成本的目标,炼铁厂全力落实“一盘棋”的思想和“大系统”的观念,高效协同、高效衔接、高效发力,对标挖潜降成本增效益取得明显效果。
协同见高效
在烧结厂和炼铁厂合并时,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,烧结、炼铁两家合并,融合期就是谈恋爱,合并后就要好好想想,怎么过日子,怎么过好日子,千条理万条理,有效益才是硬道理。生产一体化、经营管理一体化是炼铁厂过“好日子”的关键。
过去,烧结和炼铁按照公司指令,依据自己的节奏行走。如今,铁前“一盘棋”的理念,让从原料进厂、混合料烧成、设备维护、工艺操作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最后一个箭头的指向,那就是生铁成本。
烧结矿不落地,曾是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。但在生产一体化情况下,烧结矿在正常生产中实现了不落地。烧结的生产以高炉需要为主,以高炉炉料结构及实际消耗量为基础组织产量,动态调整烧结机生产节奏,因而杜绝了因生产组织协调不当产生的烧结矿落地,炉料实现了烧结炼铁整体平衡。
界面指标,何为最经济、最适宜?生产一体化下,界面的指标成为攻关课题。在保证炉渣流动性的前提下,低镁铝比的概念得到了有效落实。在总公司技术指导和铁前攻关部的支持下,炼铁厂推进优化高炉炉渣渣相课题攻关,降低炉渣镁铝比,其中烧结矿中镁铝比由1倍降低至0.7倍以下。界面参数的经济性调整,使烧结的熔剂消耗下降了1%—1.5%,且烧结矿中氧化镁每降低1%,烧结矿综合入炉品位就会提升0.08%。
合并后的炼铁厂,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,库房首先做的就是完成备品备件梳理、清仓利库、定额修定工作。对库存备件进行盘点梳理,逐项联合排查,并详细标出每一项备件的类型、规格、在用情况、定额及储备定额情况。从备件申报环节严格执行公司降成本方针,确保不申报、少申报。在三季度12类备件需求计划表中,轴承的需求量就体现出一体化经营的优势,轴承需求量仅为7项,比二季度减少2.5万元,实现了降低库存占用、加快资金周转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。
落实见亮点
高炉运行不顺,直接体现的就是炼铁厂生铁成本的急剧飙升。如何适应公司低成本库存管理模式,如何调整自身运行的节奏,炼铁厂在行动。自今年3月份实施低库存管理工作以来,寻求低库存管理最佳模式,成为炼铁厂攻关的新课题。
在推进机构优化整合过程中,经营核算科应运而生,负责参加公司原燃料采购会议,掌握原燃料的供应情况。将原燃料供应、库存情况与生产经营结合起来,每周结合港存、厂存、在途运输情况及公司供应处反馈的采购信息,合理制定生产作业计划,以周炉料计划供应,确保生产、采购、发运三位一体相结合目标的实现。要保证烧结矿配料结构和高炉炉料结构成为最经济最适宜的结构,就必须重新审视低库存管理。炼铁厂确定了围绕4种料种配料的中心思路,形成采购—发运—消耗三位一体的动态管理,即形成经济结构性低库存理念。
为保证经济结构性低库存管理的有效实施,确保实现原燃料低库存生产作业的目标,该厂严格执行公司大宗原燃料预警管理制度,炼铁厂制定了《炼铁厂库存预警流程》。当矿粉的厂库存量低于四天,就启动预警。经营成本科的技术人员就开始汇总实物库存、港口库存、每日消耗量等大量信息,提前与供应处协商,寻找该矿粉的替代资源,择优选择性价比高的料种,从选矿到采购再到发运,直至最后入厂,全程跟踪。如今,面对公司小批量、多批次的采购特性,炼铁厂将周预测改为日预测、小时预测。哪一种矿什么时候用完、替代矿什么时候进厂,炼铁厂已然对原燃料的供应情况精确到小时。
在高炉工序,顺行是第一要务。稳定控制各项高炉操作参数,及时调整装料制度,稳定煤气分布,精准操作,做到勤观察、勤分析、勤调剂,主动适应,提高对渣铁排放、炉温变化趋势综合判断的准确率,提高炉况稳顺的管控水平,确保高炉生产稳定运行。
细微见精神
在长钢公司一系列优化提效的攻关过程中,炼铁厂努力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,每日召开协调会、通报会,让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推进优化提效工作无缝对接。整合后的炼铁厂,科级由原先的50人整合为23人,管理技术人员由原先的84人整合为48人,将近50%的压缩比例,力度之大前所未有。
烧结工序的“降低烧结返矿率”攻关活动,优化配料过程,考虑各料种矿化学性能配合及烧结料层透气性控制、加强高炉槽下烧结返矿检测力度、加强对烧结主抽风系统点检力度,并将烧结系统漏风治理作为重点列入检修计划进行处理。截止到8月份,烧结返矿率累计平均11.14%,较计划降低0.86%,比去年同期降低1.45%。
高炉工序的“提高风温”攻关活动,通过分步实施提高风温的办法,上半年完成8号高炉预热器水的更换,风温从换水前的1130℃升高至换水后的1145℃,可降低燃料比2.55千克/吨,吨铁降成本1.65元。“提高生铁含硅量达标率”攻关活动,在保证炉况顺行的基础上,通过合理组织生产,确保至少一周的高炉原燃料结构稳定,提高操作人员高炉操作技术水平,全面掌握高炉炉况,及时合理调整,实现高炉炉缸活跃、气流稳定等措施,达到高物理热低硅的冶炼效果。 |